台湾写真:台中银发族的“不老食光”餐厅
中新社台中1月14日电 题:台中银发族的“不老食光”餐厅
中新社记者 史元丰 路梅
在台湾台中市有一家名为“不老食光”的餐厅,员工主要由13位平均62岁的年长者组成,从后厨料理到餐厅服务、前台接待,事事有条不紊。工作中的他们精神矍铄,将快乐融入自己的“不老时光”。
图为中午时分,老人黄阿勉忙完后厨的工作后骑上摩托车去送外卖。 中新社记者 史元丰 摄
这家餐厅源自台湾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推动的银发族就业计划。除了13位年长者,餐厅里还有4名年轻人在日常经营、活动企划等方面进行协助,通过软、硬件改良,职能再设计等方式,让老人重返职场,找回生命价值。
曾做过30年志工的林淑贞今年65岁,化着精致的淡妆,笑容可掬。她曾感受到职场对高龄工作者的不接纳与不友善,但在“不老食光”,她得以展现自己的厨艺专长、找回自信。
图为早上九点,当日负责掌厨的黄阿勉老人(右)与餐厅负责人陈姿婷在后厨边商量边做准备工作。 中新社记者 史元丰 摄
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前,林淑贞执意“告假一分钟”,回到更衣室整理妆容。“我要做自己生命中的主人,也要做别人生命中的贵人,与同事能融洽相处的工作还可以帮助到他人让我心情大好。”林淑贞说,她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生命的价值。
自2016年开始与老人们一起共事的餐厅负责人陈姿婷说,与如此多的高龄者共同经营餐厅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三年来,她不断揣摩与“银发员工”的相处之道——因为他们都是长辈,比较在乎面子,发现他们的优点要多鼓励,发现不足之处时,要多思考如何表达才能让他们能理解而又不伤他们的心。
图为今年65岁的林淑贞清晨从餐厅自种的苗圃中挑选食材,为中午的客人准备“绿色”花草茶。 中新社记者 史元丰 摄
时至中午,65岁的“不老料理人”郑秀凤完成自己最为擅长的餐厅主菜——芋头烧猪肉后,忙里偷闲接受采访。看到陈姿婷也坐在旁边,她幽默打趣道“负责人在这里,我哪敢坐?”引得众人忍俊不禁。从在家赋闲到重返职场,郑秀凤的心情和生活步调与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陈姿婷介绍,许多长辈过去从事的职业多半跟家庭环境和父母期待有关,很难像时下年轻人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,但是老了能开心做自己喜欢的事,是银发就业的奥秘所在。
“我要报名,我要报名!”70岁的餐厅主厨黄绣娇听到将有银发族骑摩托车环台旅行的活动,高高举起手臂,兴奋得像个孩子。除了餐饮服务,餐厅还定期举办各类培训、出游及经历分享活动,让更多老人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热情传递下去。
图为在“不老食光”餐厅的墙壁上悬挂着近年来为16对80岁以上老人策划补拍的婚纱照。 中新社记者 史元丰 摄
黄绣娇曾经中风患疾,意志消沉,独居的她经常感慨感受不到活着的意义。如今可以再次奉献自己,让人们看到银发族就业的价值,让她很感动也很开心:“是‘不老食光’使我从消沉中走出来,现在的日子是我最美好的时光。”
据统计,截至2019年7月底,台湾总人口约为2359万,其中65岁以上老人超过352万,占比14.94%。台湾已经正式迈入“高龄社会”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卖包子不再是主业 老字号狗不理转型算不算成功
- 海军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在山东青岛正式入
- 中国军人的“年度账单”来了!看不够的精彩
- 画展频现抄袭作品,只因惩戒力度不够?
- 动物园开进商场资本动辄携亿元入局 能否打开新
- 上下游护水利益捆绑 赤水河联防治污动真的
- 凭祥,其实也没什么
- 长三角示范区建设:让江南好风景成为一张中国
- 台媒:依民进党党章 蔡英文将回锅重任民进党主
- 电商百亿补贴掀年货大战 “薅羊毛”还得货比三
最新资讯文章
- 不能让古镇长成一个样 文旅征程上的古镇千万别
- “2020中国影视节”在马来西亚启动
- 2020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在北京举行
- 回眸2019电视剧:主旋律成荧屏热点
- 电影《黄牯头》首映 呈演改革开放乡村蝶变
- 《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》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
- 全国12家文博机构联合展示南北朝佛教造像艺术之
- 辽宁科技考古确认战国墓内7枚“蜻蜓眼”真实身
- 张大春书法展将在台湾高雄启幕
- 经济观察:长着“电影脸”的重庆,能否吃好文
- 法国艺术家禾碧霖邀观众一起“入画”
- 影视行业深度调整,你等的爆款可能已在路上
- 百件造像带来南北朝佛教艺术盛宴 “映世菩提”
- 佛教中国化的现在进行时:用传统文化浸润宗教
- 《妖怪学校》放飞想象力 让国产妖怪走进孩子生
- 兰州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民众吼秦腔学剪纸冬闲“
- 山东文旅融合遍地开花 以智慧创新撬动产业发展
- 《蒙克传》还原画家一生:真实的蒙克是怎样的
- “江加走木偶头”传承人:非遗正当“潮”
- 2019年上海GDP预计增长6%以上 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